close

法語第四十四條
看到遠山一團雪白,是花?是雪?

問從山頭走過來的人,說:「是石頭。」

哦!原來如此,阿彌陀佛呼喚說:「讓我救度你的後生。」還沒聽聞到,總是想:「得救是怎麼一回事?」

聞到呼喚聲,「哦!原來如此!」
講解開示:

阿彌陀佛從十劫以來一直在呼喚,二十四小時不斷的想要救度十方眾生。

這件事透過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,釋迦牟尼佛是善知識的元祖,而把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義傳給我們知道的就是親鸞聖人,親鸞聖人一生所教導的佛法,就是引導我們聽聞阿彌陀佛的呼喚。

如果沒有善知識的引導,我們也不可能清楚。

就像我們看到遠山一團白色的東西,我們也會想,到底是花,還是雪?

問從山頭走過來的人,說是石頭。

我們也會說,「哦!原來如此。」
我們過去會想像、猜測,阿彌陀佛的救度到底是如何?

怎樣才能被阿彌陀佛救度?

怎樣才能解決後生?

有的人心裡想:「如果我得救了,就可以休息了,就不用這麼辛苦的聽法了。」

這樣想的人,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是怎麼一回事,是不清楚的人,得救的時候就明白了。

也會說「原來如此!」

跟沒有得救之前,心境是不同的。

所以讓我們一次次的來聽聞,就是要聽聞到阿彌陀佛的呼喚,聞到了,只有一句話「原來是這樣啊!」
用了多少的時間,下了多少的功夫,讓我聽聞再聽聞。

得救的時候,才清楚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呼喚,阿彌陀佛說:讓我救度你的後生。

還沒有得救一直想,到底我的後生要如何解決?

不知道要聽聞到什麼時候才能得救?

這都是違背阿彌陀佛的心意,就是對阿彌陀佛的呼喚不清楚,不知道才會有這樣的念頭。

沒有聽聞佛法也不可能生起這樣的念頭。

雖然常常在聽阿彌陀佛的呼喚,也不知道這樣的聲音。

讀《論語》而不知《論語》。

《論語》是孔子所說的話,看《論語》,讀《論語》,不知道《論語》裡面的意思。

就像小孩子在唸兒歌、唸童詩,雖然在唸,每一個字都知道,但是意思不知道。

所以過去,有這樣的話,讀《論語》而不知《論語》,《論語》裡面有很深層的道德意思。

雖然字都懂,但意思不知道也不能受用。
今天我們聽聞佛法心裡有懷疑,心靈的深處對阿彌陀佛的本願還不清楚,也會想:「到底要聽聞到什麼時候才能得救?」這種念頭,即使不想,也會跑出來。

這樣的心境就是自力的心、自力的想法,就是以為自己還有力量,以為自己能聽到,以為自己能得救。

得救的時候,聽聞到阿彌陀佛的呼喚,就會說:「原來如此!」所謂原來如此是什麼?

就是『本願力原來是這樣,以前不清楚的,現在都清楚了。過去不知道的,現在都知道了。』

來聽聞佛法,不光是知識上的理解,不是有了學問、理論上的認知。

光是理論上理解,光是嘴巴說說是不行的。
透過一次一次的聽聞,直到我們的內心很清楚、很明白,這就是要走過一段心路歷程。

所以佛法是需要實際去體驗,佛法的體驗是理論的打破,是知識的粉碎,那時候就會清楚「原來如此!」過去想像,這也是他力、那也是他力,今天我去傳佛法,講的滔滔不絕,覺得那個靈感一直跑出來。

心裡想這都是阿彌陀佛的他力。

我今天能這麼認真的做善,也能夠去告訴別人佛法,以為這就是他力。

得救之後,進入他力的世界,也會說,哦!過去我所想的,所做的,所聽的,原來都是用自力在做、用自力在聽。

還沒有得救,自力、他力也分不清楚,以為這是他力,那也是他力,原來都是自力,自力他力怎麼也弄不清楚。

覺得內心裡總有矛盾。

常常覺得所聽的佛法,有些地方就是弄不清楚。

得救之後就統一了。

所以有一句話說,絕對矛盾的統一,得救之後就統一了。
阿彌陀佛的呼喚,原來是為救度我這樣罪惡深重的人。

要丟掉自力的想法,捨棄我內心的懷疑,都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所成就。

得救的時候就清楚知道,原來是這麼一回事。

得救之前跟得救之後,心境是不同。
要走過這一段求道的路,就要聽聞善知識對我們的說法。

聽聞釋迦牟尼佛和親鸞聖人的教義。

如果不知道善知識所教導的話,我們也不可能被阿彌陀佛救度。

善知識就是過來人,沒有善知識的引導,我們就不可能知道這一段路如何走過,不知道信前跟信後的分界線。

是善知識引導我們走過,而得救是阿彌陀佛的工作。

阿彌陀佛呼喚我們,要救度我們的後生。

一聲聞到,我們就得救。

「原來是這樣!」

沒有得救,一直弄不清楚,總是覺得心裡有矛盾。

得救之後就沒有問題了,得救之後,過去不清楚的,現在都清楚知道了,因此要聽聞徹底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sj39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